2023年襄阳市专精特新认定材料、认定条件和认定奖励如下,申报咨询欢迎随时沟通。
免费咨询热线:18086668970或15656027219(V+右)
武汉卧涛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茅店山西路创星汇科技园A栋468室
襄阳市专精特新认定材料
报材料清单
一、《申请书》(相关数据须与培育平台申报系统保持一致,在“真实性声明”处由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在封面加盖公章)
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企业总体情况详细介绍
1、企业经营管理概况
2、企业主营业务及主导产品情况说明(属于工业“六基”领域,重点突出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相关情况描述)
3、企业创新情况
4、企业制度建设情况等
四、专业化指标
1、2020年度财务数据佐证材料(2020年度审计报告正文和部分附注,需有审计机构印章,需体现2020年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数据)
2、2021年度财务数据佐证材料(2021年度审计报告正文和部分附注,需有审计机构印章,需体现2021年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数据)
3、2022年度财务数据佐证材料(2022年度审计报告正文及部分附注,需有审计机构印章,需体现2022年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研发费用、净利润、资产总计、负债总计等数据)
五、精细化指标
1、核心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情况(清单、合同、照片等)
2、取得相关管理体系认证情况或产品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产品认证(清单、证书)
六、特色化指标
1、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证明(10%以上,国家行业协会证明或企业自证材料)。
2、自主品牌建设情况(商标证书)
七、创新能力指标
1、2020、2021、2022研发费用数据证明。
2、2项以上与主导产品相关I类知识产权(均不包含转让未满1年的知识产权),且实际应用并已产生效益。(专利清单、发明专利证书)。
3、企业自建或共建研发机构(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情况。(机构目录清单、合作协议、照片等证明材料)。
八、创新能力直通车条件二选一
1、近3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并排名前三(证书及文件公告等)
2、近3年进入创客中国大赛全国50强名单(证书及文件等证明材料)
九、产业链配套指标
与产业链上下游及大企业合作配套相关协议及合同证明材料
佐证材料
一、企业经营管理概况
涵盖企业所从事细分领域及从业时间,企业在细分领域的地位,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团队、法人治理结构等。
二、企业主导产品情况包括:主导产品是否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产业链补链强链情况,为行业龙头或大企业配套情况,参与制定产品国际、国内及行业标准情况;近3年主导产品销售及市场占有率,主要客户群及销售地;主要竞争对手对比情况,产品关键性能指标、能耗指标及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对比情况,产品主要加工工艺、技术及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对比情况;知识产权积累和运用情况,参与或主导相关产品领域国际国内相关技术、工艺等标准制定情况。
三、企业创新基本情况包括: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情况,研发机构建设情况,研发经费的保障情况及激励机制,研发创新带头人及创新团队情况,创新人才培养情况等。
四、企业制度建设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品牌培育相关制度、产品质量保障相关制度,知识产权保障制度,企业生产安全保障相关制度,应对各类风险机制,是否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预案等。
五、企业获得的主要荣誉情况
襄阳市专精特新认定奖励
支持提升创新能力。加强研发机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机构和创新团队全覆盖。对牵头建设研发中心、创新平台3年内建设费用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省级按照10%比例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对于能服务同行业其他企业、功能外溢性较好的,补助比例可提至最高20%。充分发挥武汉创新资源优势,支持各地在武汉建设离岸科创中心,优先吸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机构入驻。对获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一次性补助建设经费不低于1000万元;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一次性补助建设经费500万元。面向高校、科研院所等征集一批技术成果转移目录,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征集一批技术研发需求目录,促进校企对接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或牵头申报的科技研发、重大成果转化等创新类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参与重大项目攻关,对完成省级“揭榜挂帅”的项目按相关政策规定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鼓励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执行国家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给予奖励。加快研究制定我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新软件目录,对经评定的“三首”产品省内研制和示范应用单位,省级给予奖励支持。
推动数字化转型。支持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标准宣贯、现场诊断和供需对接,推广一批应用场景,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率先建设标准化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形成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智能制造“样板工厂”。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运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研发设计、采购供应、仓储管理、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生产经营环节实施数字化改造。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应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对完成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的专精特新企业所建二级节点,根据接入企业数、标识注册量、解析量和应用成效等开展绩效考核,择优给予资金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接入二级节点,开展基于标识解析的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等典型应用。落实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开展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遴选推出一批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服务平台,鼓励各地比照国家政策予以奖补,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服务平台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打造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典型模式。
对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财政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鼓励各市州县制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励政策,对期满三年通过复核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一定奖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工业技改补助,总投资门槛由2000万元调整为1000万元,取消设备投资下限,省级按照生产性设备购置金额(含必要的数字化软件项目等)的8%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
襄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条件材料及补助介绍到此,希望您能成功申报哦。
专注企业服务
专业人做专业事
多对一定制服务
多领域团队定制服务
成功率高
通过率98%以上
高学历团队
团队成员均为高等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