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2023-2024年度四川省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计划的通知

章孝德 / 2023-08-03 16:59:00
浏览 544 分享 分享

为贯彻落实中央《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部署要求,保障我省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四川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实施办法》《四川省“十四五”省级物资储备发展规划》有关要求,现就申报2023-2024年度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计划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1年专业代理免费咨询:19855109130(V同号)
(卧涛集团:工商财税,股权设计、软件开发(电商平台、企业官网、CRM平台、小程序开发)、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软著)、高企,科技成果评价)

一、储备作物种类及品种

2023-2024年度我省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分为救灾和备荒两类。救灾类种子储备主要包括适宜灾后补种改种的蔬菜、大豆、杂粮杂豆等短生育期作物品种种子;备荒类种子储备主要包括生产表现好、市场需求量大的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杂交品种种子。储备种子应为2023年新产种子。

二、储备数量及补助标准

2023-2024年度省财政安排200万专项资金作为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补贴,计划由18家企业承担储备任务,拟安排种子储备量200万公斤。其中,8家企业承担救灾储备种子40万公斤,补助标准为3.0元/公斤;10家企业承担备荒储备种子160万公斤,补助标准为0.5元/公斤。

三、储备期限

储备时间从2023年11月1日起至2024年10月31日止(马铃薯储备期为8个月,从2023年11月1日起至2024年6月30日止)。

四、申报条件

申报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应持有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在2024年9月30日储备合同期满前尚在有效期内的企业;若此前到期,应在申报时出具继续申办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书面承诺。

(二)具有储备作物品种的生产经营权和良好的种子贮藏条件,且承储地在四川省境内的企业。

(三)近三年未发生过种子质量事故或不诚信行为的企业。

(四)财务制度完善,按时上报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厅财务报表和种业行业统计信息。

(五)已承担本年度国家储备的企业不再承担省级储备任务。

五、申报要求

(一)材料要求

1.填写《四川省2023-2024年度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申报表》(见附件 1),将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纸质材料盖单位公章。

2.承储企业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鲜章)。

3.储备品种信息。包括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品种审定证书复印件;如为授权品种,需提供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或授权协议复印件,拟储备品种适宜储备情况说明(复印件均需加盖鲜章)。

4.中国种子协会信用评价证书复印件或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证书复印件。

5.贮藏条件要分别注明仓库总面积和越夏仓库面积,仓库及设施全景和特写照片。

6.管理制度须提供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和仓储管理制度。

(二)申报时间要求

2023年8月15日前报送装订纸质材料3套至省种子站,同时报送电子版。

 

推荐资讯
关于四川省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等14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的通知
关于四川省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等14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的通知
2024-08-20 14:55:00 点击查看
2024年成都锦江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第九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时间、申报条件
2024年成都锦江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第九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时间、申报条件
2024-05-28 17:47:00 点击查看
关于四川省组织开展2024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行业节点试点项目入库工作的通知
关于四川省组织开展2024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行业节点试点项目入库工作的通知
2024-05-13 17:29:00 点击查看
关于都江堰市开展2024年第二批林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申报的通知
关于都江堰市开展2024年第二批林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申报的通知
2024-05-13 16:52:00 点击查看
关于开展《四川省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征集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四川省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征集工作的通知
2024-05-13 16:51:00 点击查看
关于开展2024年四川省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认定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4年四川省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认定工作的通知
2024-05-13 16:49:00 点击查看

专注企业服务

专业人做专业事

多对一定制服务

多领域团队定制服务

成功率高

通过率98%以上

高学历团队

团队成员均为高等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