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科技局最新发布了《榆林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管理办法》,小编根据管理办法详细解读榆林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申报条件、建设流程与管理政策。内容包括企业类和学科类平台的申请要求、评审流程、运行管理制度及政府支持措施,适用于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单位申报参考,有效期为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至2028年6月1日。看完有不明白或有意向申报的企业可随时咨询小编。
榆林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免费咨询热线:17391873147(微信同号)
一、总则与定位
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榆林市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重点实验室侧重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分为学科类和企业类两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焦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也分为学科类和企业类。
平台建设遵循“需求引导、自愿申报、评审授牌、绩效评估、事后补助”原则,实施动态管理和周期评估。
二、申报主体与基本条件
申报单位须为在榆林市注册并持续经营3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同时需满足以下共同条件:
1.科研诚信良好,近3年无重大科研失信行为;
2.固定人员5年内无不良诚信记录;
3.平台名称规范统一,格式为“榆林市+专业技术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
4.平台资格有效期为5年。
三、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
企业类重点实验室:
1.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500万元(农业类300万元以上);
2.研发费用占比不低于4%(农业类≥2.4%,高企须高于国家标准1%);
3.实验室面积100㎡以上,设备原值不低于100万元(农业类60万元);
4.固定研发人员≥10人(农业类≥8人),高级职称或博士占比≥40%(农业类≥30%);
5.实验室主任需具备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学科类重点实验室:
1.近3年承担与实验室方向相关的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
2.总项目经费≥200万元(农业类≥120万元);
3.人员结构与设备要求与企业类相同。
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条件
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产品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业类300万元以上);
2.研发费用占比不低于4%(农业类≥2.4%);
3.科研用房面积≥300㎡,设备原值≥300万元(农业类≥180万元);
4.研发人员≥10人(农业类≥8人),高级职称或博士占比≥30%(农业类≥20%);
5.建设投入不得低于年度总投入的50%(农业类≥30%)。
学科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具备较强的成果转化能力和合作基础;
2.设备原值≥200万元(农业类≥120万元);
3.建设投入不低于当年新增总投入的20%(农业类≥15%)。
五、申报与认定流程
1.发布通知:市科技局按年度发布申报指南;
2.单位申报:填报材料并确保真实有效;
3.属地推荐:由各县区、园区科技管理部门或高校科研院所初审推荐;
4.形式审查:市科技局对材料进行合规审查;
5.综合审查:组织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
6.行政决策:报局党组会议审议;
7.结果公示:名单向社会公示;
8.批准建设:批复组建,组建期3–12个月;
9.验收授牌:验收通过后正式命名授牌。
六、运行与管理要求
1.实行主任负责制,设立学术委员会,外单位委员占比不少于3/5;
-需建立科研诚信、开放合作、年度报告、档案管理等制度;
2.每年提交年度报告,每5年进行一次全面评估;
3.重大事项变更须报市科技局备案;
4.出现科研失信、违规操作、评估不合格等情形将予以摘牌。
七、支持政策
对运行良好的平台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平台,并可根据《关于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给予资金补助。已获省级以上资金支持的不再重复补贴。
八、附则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6月1日。原相关管理办法同时废止。具体资助金额以当年专项资金额度为准,由榆林市科学技术局负责解释。
(卧涛科技:提供项目申报代办、知识产权、政府补贴政策、工商注册、代账调账、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股改持牌上市咨询等服务)
专人在线指导,榆林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免费咨询热线:17391873147(微信同号)
专注企业服务
专业人做专业事
多对一定制服务
多领域团队定制服务
成功率高
通过率98%以上
高学历团队
团队成员均为高等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