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您提供2025年度西安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全流程指南!包括申报对象与条件、材料清单、具体步骤、截止时间及奖补政策。涵盖大飞机、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指导企业高效完成工程研究中心申报。
(卧涛科技:提供项目申报代办、知识产权、政府补贴政策、工商注册、代账调账、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股改持牌上市咨询等服务)
2025年西安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咨询热线:17391873147(微信同号)
一、2025年西安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对象与条件
1. 申报对象范围
西安市域内有实力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均可独立申报或联合申报市工程研究中心。以高校和科研机构名义申报的必须有与企业合作基础,联合申报市工程研究中心的由牵头单位负责资料上报。
2. 申报单位资格要求
申报单位或申报依托单位应是在西安市域(含西咸新区)注册登记的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科研院所或高校,并长期从事重点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在行业领域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具备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
3. 研发团队条件
拥有高水平的科研带头人和科研团队,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总人数不少于30人,其中专职研发人员数量不少于20人,并且至少有1名行业领军人才。
4. 硬件设施要求
拥有开展技术开发和工程化研究、试制的仪器设备,相关研发设备原值不少于500万元,研发场地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5. 研发投入与管理制度
具有明确的建设思路和章程,独立的财务核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稳定的研发投入,年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不低于300万元。
6. 成果转化能力
具有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创新成果转移和扩散、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并获取收益的能力,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不少于2项,近三年实施过的成果转化、工程化或产业化项目不低于2项,年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总收入不低于300万元。
7. 合规性与信用要求
符合国家、陕西省、西安市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相关政策。没有严重违法、重大事故等负面行为。经信用中国查询,无行政处罚、严重失信、经营异常等行为。
二、2025年西安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领域与重点方向
1. 新兴产业领域
包括大飞机、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制造、光子、智慧终端、商业航天、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增材制造等新兴产业。
2. 未来产业领域
涵盖量子通信、新型储能、类脑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三、2025年西安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材料清单
1. 主体申报材料
申报单位需准备《西安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书》和相关证明材料,一式五份,按A4纸张尺寸印制,填写完整并加盖公章。
2. 数据统计表
《西安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数据统计表》信息填写完整,并与申报书中的数据一致,以EXCEL表格式电子版上报。
3. 证明材料
相关证明材料应齐全,附在申报书后一起装订。包括但不限于:单位证照、知识产权证书、成果转化项目证明、研发设备清单及价值证明、研发场地证明、研发人员名单及资质证明、财务数据证明等。
4. 真实性承诺
填报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尽可能体现申报单位在研发实力(资产、设备、人才、场地、投入等)、成果效益(专利、新产品、新工艺、技术合同、相关收益等)以及运行管理方面的详实内容。如发现弄虚作假,将取消申报资格。
四、2025年西安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流程与时间节点
1. 通知发布
市发改委发布组织申报西安市工程研究中心的通知,各区县发改委和西咸新区、各开发区发改部门按 "成熟一个、布局一个" 的方式和具体要求,组织梳理和指导区域内符合条件的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申报。
2. 单位填报
各申报单位按要求填报申报资料,将纸质材料加盖公章一式五份报区县发改委或西咸新区、开发区发改部门,同时将材料(申报书、数据统计表)电子版一同上报。
3. 区县初审
各区县发改委和西咸新区、各开发区发改部门对申报单位上报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初步审核。对资料不完整不规范的予以驳回,并指导完善;对不符合条件的退回资料,不予受理。
4. 汇总上报
各区县发改委和西咸新区、各开发区发改部门收齐申报资料后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申报汇总表,并以正式文件上报市发改委,同时将材料(汇总表、申报书、数据统计表)电子版一同上报。
5. 申报时限
11月10日前各区县发改委、西咸新区或各开发区发改部门将初审通过的资料汇总报送市发改委(333室)。请注意:部分开发区如沣西新城、航天基地等设定了更早的内部截止日期(如11月3日),申报单位需密切关注所在区县的具体通知。
五、2025年西安市工程研究中心支持政策与奖补措施
1. 政策支持依据
根据《西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对工作绩效考核优秀和良好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给予30万元、15万元后补助经费支持。
2. 平台升级支持
对工作绩效考核优秀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其整合行业创新资源,拓宽研发平台布局,培育升级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
3. 项目申报优势
鼓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牵头或参与市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承担集群攻关项目,争取更多国家、省级项目资金支持。
4. 技术服务激励
支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行业企业技术需求提供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按照技术合同输出方登记金额,给予一定的奖励。
5. 区域合作鼓励
鼓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西安都市圈内企业、高校开展跨区域合作,持续拓展平台的区域影响力。
专人在线指导,关于2025年西安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有任何疑问或有申请意向咨询热线:17391873147(微信同号)
 
 专注企业服务
专业人做专业事
 
 多对一定制服务
多领域团队定制服务
 
 成功率高
通过率98%以上
 
 高学历团队
团队成员均为高等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