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您详细解读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申报全流程,包含最新奖补政策(最高80万元)、申请条件、材料清单及审核流程。详细介绍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两类主体的资格要求、人员配置、知识产权数量等核心条件,提供完整的申报材料准备指南和实操技巧,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延安市、汉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有想申请的企业欢迎随时联系小编!
(卧涛科技:提供项目申报代办、知识产权、政府补贴政策、工商注册、代账调账、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股改持牌上市咨询等服务)
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企业)申报咨询热线:17391873147(微信同号)
一、什么是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包装及环境友好等进行整合优化的集成创新活动。
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是指经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工业设计创新能力较强、创新成果丰富,在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提高设计协同创新能力和制造效率、实现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型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且发展水平居全国、全省先进地位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企业。
二、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奖补政策
成功认定为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后,企业可获得以下政策支持:
1.省级政策支持: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会同相关部门对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予以一定的政策扶持,并从中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2.西安市奖励:对获得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的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80万元奖励。
3.汉中市奖励:对新认定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
4.铜川市奖励:支持铝产业企业自建或校企联合创建工业设计中心创新平台,成功创建为省级的,一次性奖励企业20万元。
5.渭南市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等开放共享创新平台,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
6.城固县奖励:对工业企业新创建各级工业设计中心等各类平台,凭正式发布或通报文件,给予50万元(省级)一次性奖励。
7.其他支持:部分地区还将获得融资支持、土地优惠、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政策倾斜,具体可咨询当地工信部门。
三、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申报条件
(一)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申请条件
1.基本资格:在陕西省境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符合国家和陕西省产业政策及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行业内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2.机构设置:已设立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两年以上,有固定的工作场所,有较完善的工业设计研发条件和相关软硬件配套设施,具备独立承担相关领域工业设计任务、提供工业设计服务和教育培训专业人员的能力。
3.创新能力: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发设计投入,知识产权应用及保护制度健全,拥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4.投入水平:重视工业设计工作,用于工业设计的投入处于全省行业领先水平,能为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5.组织管理:工业设计中心组织体系完善,机制健全,管理科学,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
6.人才队伍:工业设计中心拥有设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业设计领军人物,以及一定规模和素质的工业设计人才队伍,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工业设计从业人员20人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不低于60%。
7.创新成果:工业设计中心创新能力强,业绩突出,设计产品已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效益,或获得省级及以上部门的表彰。近两年内获得国内外授权设计类专利、版权等10项以上或获得省级及以上工业设计奖项3项以上。
8.合规经营:企业两年内(截止申请日期)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没有违法行为或涉嫌违法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的情况,没有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企业名单。
(二)工业设计企业申请条件
1.基本资格:在陕西省境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符合国家和陕西省产业政策及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行业内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2.经营时间:成立两年以上,以工业设计服务为主营业务,有较好的工业设计研究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具备独立承担相关行业领域工业设计任务、提供工业设计服务以及系统设计咨询服务的能力,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
3.人才队伍:拥有设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业设计领军人物,以及一定规模和素质的工业设计人才队伍,队伍结构科学合理,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设计人才优势。工业设计从业人员20人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不低于60%。
4.经营业绩:工业设计服务水平在全省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服务制造企业10家以上,业绩突出,经营稳定。近两年,工业设计服务年营业收入均不低于300万元,占企业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均不低于40%。
5.创新成果:工业设计企业近两年内获得国内外授权设计类专利、版权等10项以上或获得省级及以上工业设计奖项5项以上。
6.合规经营:两年内(截止申请日期)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没有违法行为或涉嫌违法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的情况,没有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企业名单。
省内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科研院所和央企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认定遵循以上基本条件。
四、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申报材料
(一)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申报材料清单
1.《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工业设计中心)》:按要求认真填写,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2.工业设计中心前三年度专项审计报告:含生产经营主要数据,工业设计中心前三年度运营主要情况。
3.设立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相关佐证材料:包括企业正式成立文件、负责人任命书、从业经历证明等。
4.工业设计中心设计团队人员情况:含学历、工业设计专业技术职称等佐证材料。
5.工业设计成果获奖证书复印件:近两年内获得的省级及以上工业设计奖项。
6.工业设计成果获得专利、版权等清单:含产品或项目名称、专利名称、专利号、权利人、授权单位、授权时间等。
7.牵头或参与制定标准清单及佐证材料:证明企业在行业内的标准制定参与度。
8.重要工业设计项目及主要成果产业化佐证材料:展示设计成果转化能力和经济效益。
9.其他有关材料:如企业合规经营证明、荣誉证书等。
(二)工业设计企业申报材料清单
1.《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表(工业设计企业)》:按要求认真填写,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2.工业设计企业前三年度专项审计报告:含企业设计经营主要数据,工业设计服务业绩等主要情况。
3.企业工业设计中心设计团队人员情况:含学历、工业设计专业技术职称等佐证材料。
4.工业设计成果获得专利、版权等清单:含产品或项目名称、专利名称、专利号、权利人、授权单位和授权时间等。
5.工业设计成果获奖证书复印件:近两年内获得的省级及以上工业设计奖项。
6.完成的工业设计项目及主要成果产业化佐证材料:展示设计服务能力和成果转化效果。
7.企业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规划等方面材料:证明企业管理制度完善。
8.其他有关材料:如企业合规经营证明、服务企业清单及合同等-1。
(三)材料准备注意事项
1.材料装订要求:申报材料应加封面、目录,按单位主体单独装订,书脊处标明企业名称。
2.材料真实性:所有材料必须真实有效,不得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取消申报资格。
3.材料时效性:所有资质和证明材料应在有效期内,过期材料不予认可。
4.数据一致性:财务数据、人员数据等在不同材料中应保持一致,相互印证。
五、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申报流程
1.企业申报:申报单位应认真填写《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表》,并按照《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申报材料清单》认真准备材料。材料应符合《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要求,内容按顺序编制目录页码,按单位主体单独胶装。申报按照属地原则报送至所属县市区工信工作部门。
2.线上填报:申报企业需注册登录陕西工业经济综合信息平台,在“产业调控”中选择“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申报系统”,按照要求填报相关信息。这是申报的必要环节,企业务必按时完成线上填报。
3.县市区推荐:各县市区工信工作部门应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原则组织申报工作,并负责对辖区内企业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汇总审核后报市工信局。
4.市级审核:市工信局对各县市区推荐的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择优推荐给省工信厅。
5.省级评审:省工信厅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进行必要的现场考察,提出审核意见。
6.社会公示:省工信厅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择优确定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名单,并在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门户网站公示。
7.结果公布:对公示无异议的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经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批准,授予“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称号,并以通告形式公布。
六、重要提示
1.申报时间: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认定每年组织一次,具体时间以省工信厅通知为准。企业需密切关注相关部门网站通知,以免错过申报时间。
2.复核要求: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实行动态管理,对已认定的中心进行定期复核。第二批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需按要求参加复核。
3.变更备案: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所在企业发生更名、重组等重大调整的,应在办理相关手续后3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情况通过所在市级主管部门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备案。
4.违规处理:因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环保事故或违法行为被撤销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称号的,四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认定。
专业做项目申报13年,申报经验非常丰富,有很多大企业成功案例!专注于各类补贴政策和项目的解读及流程协助,包括政策申报和指导,专人在线指导咨询热线:17391873147(微信同号)
专注企业服务
专业人做专业事
多对一定制服务
多领域团队定制服务
成功率高
通过率98%以上
高学历团队
团队成员均为高等学历